時間可能是人類最不愿意多提及的酸楚的東西了。
哪怕是才剛剛畢業(yè),哪怕是前兩年都還在被人稱之為垮掉的一代、另類人群都80后、90后,現在都已經沾上了“油膩的中年大叔“的符號,更不用說身處中年的70后。
IT行業(yè)的中年危機似乎來得更快……
@堅守崗位的老IT
“搞IT干著干著就天黑了,做著做著就老了。服務器換了一代又一代,人還是那樣的人。”
@本是不惑年,卻是最迷惑
自從聽說華X公司勸退30多、40歲的員工,想到自己過兩年如果也遇到這樣的處境,后脊背就發(fā)涼。
@35歲以后應將自己變現
“35以后的IT人,你的架構能力,管理能力,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已經遠遠不局限于技術這個領域。此時應是了解自己,把自己變現的階段。”
最近中興42歲程序員被辭退因此墜樓輕生的事情如一道驚雷,在原本平靜的通信IT圈炸開了鍋。
評論眾說紛紜,卻多以咒罵企業(yè)負心資本家冷血為主,間或有人提到要不斷學習提升自身修養(yǎng),提高自我的不可替代性。
逝者已逝,但活著的人必須明白事情的殘酷真相,并想一些應對方法。
運維工程師應對中年危機的三種方式
擁有一身豐富的經驗,保持一顆努力進取的心
數據中心技術更新很快,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,新舊技術之間都是有一定關聯的,所以步入中年的運維人更應該充分利用以往的經驗,不斷接受新知識,擴充自己的知識面,主動將自己的工作內容進行提升。
以豐富的故障排障經驗、對數據中心的建設規(guī)劃提出獨到見解、在數據中心的架構建設上出力,這樣才能戰(zhàn)勝年輕人,讓數據中心愿意為你支付更高的工資。
所謂藝高人膽大。擁有極強的技術能力才能立于不敗之地。即使遇到裁員或者公司組織架構調整等問題,需要被迫跳槽,也能在別的地方發(fā)光發(fā)熱。
技術共享,提升個人的行業(yè)影響力和品牌
身處互聯網迅猛發(fā)展時代,打造個人品牌顯得尤為重要。競爭激烈的IT圈,如果你是已經是本行業(yè)內的技術大神,就很容易利用原有的知識技能,在新的知識領域打開局面。
因為大家普遍愿意相信,一個已經獲得認可的工程師,他做新的項目、新的領域一定比默默無聞的小咖要更值得信賴。
所以,想要拓寬職業(yè)道路——在工程師平臺接單,以個人名義為客戶服務,獲得他們的認可,提升自己的專業(yè)度和專注度同時,可以迅速聚集在本行業(yè)內的技能和口碑,讓現有的成就為之后快速拓展職業(yè)領域背書。
知識分享,培養(yǎng)人才
對于,有一定技術積累和排障能力的技術人員而言,把自己的經驗和思考,通過各種方式傳承下去,也不失為一種應對中年危機的好辦法。
即有專業(yè)技術,又有項目實戰(zhàn)經驗,還懂教學的IT工程師受到熱烈追捧,尤其是有5年以上從業(yè)經驗年齡在30歲左右的。但是,有一點非常重要,那就是你得會講課會溝通。工程師在溝通方面似乎有不少障礙,需要一步步鍛煉,行業(yè)論壇、知乎答主、分答答主、線上微課、以及神行直播的直播課都是不錯的鍛煉機會,做得好還能實現知識變現。
練就好溝通能力、教學能力,日后轉型培訓講師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
技術需要被交流才能更快進步,知識需要分享才能傳播的更遠!